百日咳
卓远福
百日咳
百日咳是由风寒、痰火、肺热、痰湿所致。
〔单方〕百部
〔异名〕九虫根、山百根、野天门冬、一窝虎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3-6克。
〔用法〕将百部煎水服,1日3次。
〔解〕外邪侵肺使肺不宣,5岁下幼儿多见,有阵发性咳嗽。治宜润肺止咳。
百部性味:甘、苦、微温,入肺经。有温润肺气、止咳、杀虫等功效。治风寒咳嗽、百日咳、老年哮喘等症。
〔单方〕一枝黄花
〔异名〕蛇头王、黄花儿、一枝香、红紫胡、千根癀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10-20克。
〔用法〕将鲜一枝黄花加冰糖适量,煎水服。
〔解〕外邪侵肺、气郁化热、阻于气道。5岁以下婴儿多阵发性痉挛咳嗽。治宜清热宣肺。
一枝黄花性味:辛、苦、凉,入肝、胆经。有疏风清热等功效。
〔单方〕炙蜈蚣
〔异名〕百脚、天龙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1-2条。
〔用法〕将炙蜈蚣加甘草1克共研末,用水煎服。
〔解〕时行疫毒犯肺、使气郁化热、阻于气道。5岁以下幼儿常见痉挛性咳嗽。治宜祛邪通肺、攻毒化痰。
炙蜈蚣性味:辛、温、有毒,入肝经。有祛风、定惊、攻毒、散结等功效。治中风、百日咳等症。甘草有润肺、解毒、调和诸药作用。
〔单方〕贝母
〔异名〕药实、苦花、川贝母。
〔主治〕小儿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3-5克。
〔用法〕将贝母研末,放在1个梨中,然后将梨口盖严,放入碗中蒸熟食用。
〔解〕外受风寒侵入肺,使肺气不宣。症见时常咳嗽不止。喉中有痰饮之声。治宜润肺止咳。
贝母性味:苦、甘、凉,入肺经。有润肺散结、止咳化痰等功效。梨有止咳化痰作用。
〔单方〕麻黄
〔异名〕龙沙、卑盐、卑相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1-3克。
〔用法〕将麻黄研末,放入梨中,然后把梨口盖严,放入碗中蒸熟食用。
〔解〕受寒热侵袭,肺失宣降。症见发热恶寒、咳嗽不止等。治宜散寒止咳。
麻黄性味:辛、苦、温,入肺、膀胱经。有发汗平喘、利水散寒等功效。梨有润肺止咳、清热化痰等作用。麻黄入梨汁有减少发汗,使小儿易于服用。
〔单方〕威灵仙
〔异名〕灵仙、灵仙藤、七寸风。九草阶、鲜须苗、牛杆草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3-6克。
〔用法〕将威灵仙加冰糖50克,煎服,分多次服。
〔解〕外邪犯肺,症见阵发性咳嗽、痰结喉部。治宜消痰止咳。
威灵仙性味:辛、咸、温、有毒,入膀胱经。有祛风湿、通经络、消痰涎、散癖积等功效。
〔单方〕丝瓜络
〔异名〕天罗线、瓜络、丝瓜筋、千层楼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1-2小杯。
〔用法〕将鲜丝瓜络捣汁加冰糖服。
〔解〕时行疫毒犯肺,使肺气不宣,气郁化热生痰。症见有痉挛性咳嗽、面赤、哭闹不安。治宜清热宣肺。
丝瓜络汁性味:甘、平,入肺、胃、肝经。有通经活络、清热化痰等功效。治胸胁疼痛、肺热咳痰、乳汁不下等。
〔单方〕鸡胆
〔异名〕鸡苦胆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1-2个。
〔用法〕将鸡胆汁取出,加白糖吞服。
〔解〕冬春季节受外邪侵染。症见痉挛咳嗽伴有回声,痰结喉中。治宜止咳止痰。
鸡胆性味:苦、寒。有消炎止咳、祛痰解毒、明目等功效。治百日咳、气管炎、痔疮等。
〔单方〕枇杷叶
〔异名〕巴叶、枇杷树叶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6-9克。
〔用法〕将枇杷叶加桃仁5粒共水煎服。
〔解〕外邪犯肺不宣。5岁以下婴儿有阵咳。治宜润肺化痰。
枇杷叶性味:苦、凉,入肺、胃经。有清肺和胃、降气化痰等功效。治肺热痰嗽、胃热呕腻等症。桃仁有破血行淤、润燥滑肠等作用。
〔单方〕五倍子
〔异名〕文蛤、百虫仓、木附子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9-15克。
〔用法〕将五倍子研末,调凡士林敷肚脐处。
〔解〕小儿体弱肺虚侵入外邪。症见阵发性咳嗽、咳有回声。治宜化痰止咳。
五倍子性味:酸、平,入肺、胃、大肠经。有敛肺降火、止血解毒、化痰止咳等功效。
〔单方〕麻雀
〔异名〕雀、家雀、宾雀、树麻雀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1-2只。
〔用法〕将麻雀去毛,去内脏,用白糖填满肚内,然后用面包住蒸熟后吃。
〔解〕时行疫毒犯肺,使肺气不宣、气机上逆。症见小儿痉挛性咳嗽。治宜清热润肺、止咳化痰。
麻雀性味:甘、温,入命门。有壮阳益精、暖腰膝、缩小便等功效。
〔单方〕白芨
〔异名〕甘根、白根、白给、白芨、冰球子、白鸟儿头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2-5克。
〔用法〕将白芨研末,温开水送服。
〔解〕外邪侵肺不宣、气机上逆。症见咳嗽不止、喉中有痰饮之声。治宜止咳化痰、补肺生肌。
白芨性味:苦、甘、凉,入肺、肾二经。有补肺、止血、消肿、生肌、敛疮等功效。治肺伤咳嗽、百日咳、肺结核等症。
〔单方〕何首乌
〔异名〕小独根、马肝石、红内消、首乌头、地精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
〔用量〕6-15克。
〔用法〕将何首乌与甘草3克水煎。每日1剂,分4-6次口服。
〔解〕外邪侵肺、气郁化热,使肺不宣。症见5岁以下幼儿多见,有阵发性咳嗽、痉挛性咳嗽等。治宜祛痰散热。
何首乌性味:苦、甘、涩、微温,入肝、肺、肾经。有祛风、养血、补肝、益肾等功效。治肝肾阴亏、发须早白、头晕、久痢等症。甘草有润肺、和中缓急、解毒等作用。
〔单方〕虎耳草
〔异名〕石荷叶、老虎耳、猪耳草、金钱荷叶、佛耳草、耳朵草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9-15克。
〔用法〕将新鲜虎耳草加冰糖15克,水煎服。
〔解〕风寒湿热、气郁化热,使肺不宣。症见5岁以下幼儿多见,有阵发性咳嗽、痉挛性咳嗽等。治宜祛风清热。
虎耳草性味:苦、辛、寒、有小毒。有祛风、清热、凉血解毒等功效。治咳嗽吐血、百日咳等。
〔单方〕罗汉果
〔异名〕拉汗果、假苦瓜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1-2个。
〔用法〕将罗汉果、柿饼25克,水煎服。
〔解〕外邪侵肺、气郁化热,使肺不宣。症见5岁以下幼儿多见,有阵发性咳嗽、痉挛性咳嗽等。治宜清肺润肺。
罗汉果性味:甘,入脾、肺二经。有清肺润肠等功效。治百日咳、痰火咳嗽、血燥便秘等。
〔单方〕穿心莲
〔异名〕春莲秋柳、一见喜、榄核莲、苦胆草、四方莲、苦草、印度草、金耳钩、春莲夏柳等。
〔主治〕百日咳。
〔用量〕3-6克。
〔用法〕将新鲜穿心莲叶开水泡,蜂蜜冲服。
〔解〕肺热、气郁生痰,使肺不宣。症见5岁以下儿童多见,有阵发性咳嗽、痉挛性咳嗽等。治宜清热消炎。
穿心莲性味:苦、寒,入心、肺二经。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消肿、止痛止痒等功效。治流脑、感冒、肺炎、百日咳等症。